陳創,男,漢族,1976年7月生人,民工黨黨員,畢業于北華大學醫學檢驗專業,2002年9月參加工作,副主任技師職稱,現任吉林市第六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。
疫情就是命令,2月3日接到委里通知,借調陳創同志到吉林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一線,參加新冠病毒的檢驗工作。做為曾在疾控中心工作多年的老同志,他毫不猶豫的答應了。上午接到通知,中午報到,下午就進入了實驗室。
陳創同志2002年參加工作就在疾控中心從事病毒檢驗工作,經歷了2003年的SARA疫情,2008年的手足口疫情,2009年的甲流,還有之后的禽流感等,有著豐富的病毒檢驗工作經驗。隨著新冠疫情感染數量不斷上升的趨勢,吉林市疾控中心的新冠病毒的核酸檢驗壓力大增,陳創同志做為病毒檢驗專家,24小時工作在檢驗一線。他每天的工作嚴謹而繁瑣,在標本進入PCR實驗室后,他要把密閉容器放入滅活裝置進行滅活操作。滅活結束,他將其從密封罐體中取出,上機進行離心操作,離心完成再進行核酸提取,緊接著上擴增儀分析,確認樣本中是否存在病毒,并獲得最終結果。一輪樣本操作就要三四個小時,在此過程中他不能有一點的紕漏和疏忽。他在PCR實驗室每天從早上8點半開始要工作到后半夜,因為穿戴全套防護服,實驗期間他不能吃飯、也不能上廁所。
實驗室工作非常繁重,進入實驗室后必須精神高度集中,必須“與世隔絕”,每天都在與可能存在病毒的樣本“賽跑”。每一輪樣本操作都是由他和同事們緊密銜接配合完成。疫情來勢洶洶,要求他們必須以專業嚴謹的態度對每一份標本、每一步檢驗負責,確保檢驗結果準確無誤的同時,保證檢測過程既有速度、也有質量,為抗擊疫情贏得更多寶貴時間。他作為有著充足病毒檢驗經驗的專家用自已實際行動影響著身邊人,鼓勵和協調組內成員高效準確的完成每一個核酸檢驗任務。在他的身上充分體現了檢驗工作者的優良品格和高尚情操。
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,陳創同志服從上級指揮和部署安排,講政治、顧大局,舍小家、顧大家,不畏困難和風險,夜以繼日戰斗在防控疫情第一線,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大貢獻,踐行著一名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。
圖為陳創主任穿戴好防護服準備進入PCR實驗室
圖為:陳創主任和同事在PCR實驗室內等待實驗結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