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市第六人民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 常秀華
近期,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,大多數人的日常是吃飯、看電視、刷手機,早上賴床,中午午睡,到了晚上反而睡不著了!
作為普通人的我們,在壓力和應激狀態下,難以保持良好的睡眠,是一種正常的現象,這是因為進化的本能讓我們隨時處于“戰斗”或“逃跑”的本能求生狀態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時期,每個人都可能或多或少產生擔憂和恐懼,失眠和恐懼一樣,是我們人類的古老反應模式。另外,居家隔離期間,由于生活方式沒有規律、運動減少也會造成我們睡眠問題。
疫情來臨時,最先出現的是急性失眠,大多數人在事件結束之后可以恢復正常,不必對此過度擔憂。然而,一小部分人在短期失眠出現后,不能進行正確應對,發展出一些不良的觀念和行為習慣,則容易轉化為慢性失眠。
失眠時間較長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,甚至容易出現焦慮、抑郁;長期失眠可能導致人體自身抵抗力下降,容易罹患高血壓、糖尿病等疾病。
疫情期間,如何積極正確應對自己的失眠,避免慢性化?
建立良好的生物鐘,避免白天打盹或午睡
盡量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,不要睡得過早或起的過晚,不要總是躺在床上或者沙發上。即使睡的不好,也要可以建立好自己生物鐘,為身體和大腦保持良好的生活節律。同時應注意不要在床上做任何跟睡眠無關的事,如看電視、看書、玩手機等,從而在床與睡眠之間建立良好的條件反射。
1. 保證日間活動量
一定要讓身體活動起來,保證白天身體有一定的活動量。我們在運動時,大腦會分泌使我們感到愉悅的化學物質,幫助我們降低焦慮水平。身體與心理都會感覺更好,睡眠也會更好。在家期間不能外出運動,也可以在家里做一些運動,很多小程序都有運動教程,大家可根據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教程,加強鍛煉。
2. 學習自我放松方法
大家每天可以在家里冥想半小時至一個小時,它不需要任何設備或運動服,你只要隨便找個地方就可以開始。在冥想的時候,跟隨你的呼吸?梢赃x擇你肚臍上方的一點,集中注意力,去感受它隨著你的呼吸一起一伏。不用去改變你呼吸的節奏,就像平常一樣呼吸就對了。
3. 避免睡前激烈或刺激性較大的活動
睡前可以做一些舒緩性活動,如閱讀雜志、短故事、書(不能看一些懸疑或令人難過的內容),泡澡或者好好沖個澡,上網看看(沒有壓力、不太刺激的主題),可以聽一些舒緩的音樂,輕柔有節奏的音樂能幫助更快的入眠,從而提升睡眠質量。特別禁忌在睡前討論疫情相關話題,或其他讓自己感到有壓力的話題,盡量讓自己心態保持平和、放松,才更有利于睡眠。
4. 避免睡前飲酒
有些人會想睡前喝點酒來改善睡覺,這樣的行為是有害的。首先酒精會造成早醒;其次會破壞人的大腦,會引起癡呆或其他代謝性疾病。因此,千萬不要寄希望于喝酒改善睡眠。
5. 尋求專業幫助
短期食用鎮靜催眠藥以協同改善睡眠。在藥物的選擇上,首選副作用少、依賴性小的非苯二氮卓類,但此類藥物容易產生依賴,因此必要時可以找專業人員尋求解決辦法。
良好的睡眠可以增強我們對抗感染的能力,加強自我防護,提高自我防御機制。面對疫情,希望以上建議可以幫到您減輕焦慮,改善睡眠,保持身心健康。